灣區青創及社會創新計劃

GBA_Website Cover

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CIE)獲「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青年發展委員會」資助,推出為期三年的「灣區青創及社會創新計劃」。本計劃整合大灣區雙創基地與高教資源,致力培育恒生大學學生及校友的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推動具社會價值的創業項目落地實踐。 

本計劃的核心支持包括: 

🚀 三年孵化支援:挑選13支團隊,提供全期創業資源  

💰 創業種子基金:最高達港幣三十六萬元  

👩‍🏫 創業培訓體系:掌握創業全過程所需的實戰技能  

👩‍💼 專業指導服務:一對一輔助,加速初創團隊成長  

🌐 關鍵資源鏈接:對接市場、人脈、資訊網絡 

1. 計劃簡介 

1.1 計劃宗旨及發展目標 

本計劃為青年提供實踐創新概念的機會及孵化平台,透過 「教育學習→社會分析→商業驗證」 三階段,引導青年以創業思維回應社會議題,促進共融福祉與創業生態系統的永續發展。 

💡啟發:激發青年的創意思維,掌握解決社會難題的基礎知識與技能。 

📚學習:理解創新設計概念,構建具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商業模式。 

🔎實踐:透過啟動基金和跨界別的支援及資源,推動社會創新創業項目的實地落地。 

1.2 核心服務 

資助服務
創業支持類別內容要點對象與範圍
創業培訓體系基礎創業培訓101:8堂創業通識課程。

專題深度培訓:涵蓋融資/法務/政策實務等主題。
全校學生及校友
開放參與
創業種子基金入選資助的團隊將獲得高達港幣三十六萬元資助 13支入選隊伍
專業指導服務商業導師計劃:為團隊匹配企業家/高管/專業人士導師,提供專業顧問服務。

專家諮詢會:一對一深度諮詢聚焦創業青年核心需求,覆蓋六大關鍵領域:稅務/法務/營銷/政策/融資/科技。
13支入選隊伍
️實體支援平台免費使用CIE設施及硬件資源,配套行業資訊庫與商業網絡對接服務。 13支入選隊伍
灣區資源對接商務考察團:聯動內地雙創基地。

商業展覽:推廣產品給予潛在客戶。
13支入選隊伍優先

1.3 三大創業方向 

📈傳統及創新經濟融合結合大灣區創新力與香港傳統產業,探索新質生產力商業模式。 

🌱可持續發展及社會創新聚焦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 (SDGs),鼓勵青年基於香港社會情境,回應氣候、教育與貧富差距等議題。 

🎨 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將創意轉化為商業價值,推動文化創業項目落地。 

2.申請資格 

適用對象要求類別具體要求
所有股東 / 合夥人 基本資質 年齡18-39歲(以計劃申請截止日計算)

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法規遵循 申請時無破產及未涉及破產程序
資助衝突 未接受過政府青年發展基金創業配對資助

未獲其他政府機構同類資助(例如,數碼港及科技園提供的相類同創業資助計劃)
初創團隊 身份資格 隊長及企業最大股東必須為香港恒生大學學生或校友
組成要求 由不少於兩名合資格青年組成團隊
初創企業 基本資質 尚未運作或運作不超過三年
股權結構非核心成員(不符合所有股東/合夥人記本資質的合夥人)持股不超過20%。

獲資助機構及其關聯人士 (包括主席﹑董事﹑機構負責人﹑項目統籌主任等)在任何情況下不應擔任初創企業的股東。
區域佈局計劃在香港及/或大灣區創立業務,可同時在其他地區營運。
初創項目 主題規範符合計劃三大創業方向
法規遵循業務性質符合香港及中國內地法律
入選項目運營期限獲資助期間必須持續按要求運營

至少營運至2028年1月21日

3.申請前的準備 

推介會日程 (若有改動,以最新通知為準) 

日期及時間地點主題及內容報名連結
簡介會1.0 2025年8月14日(四)
下午3-4時
線上@Zoom 築夢灣區,紮根本地
宣傳計劃及招募參加者參與計劃。
請於8月13日前按此連結報名。
簡介會2.0 2025年 9月16日(二)
下午4-5時
香港恒生大學何善衡教學大樓(A座)地下圖書館 馮少雲集坊 創星配對,玩轉創新
互動式頭腦風暴,激發創意、尋找創業拍檔、學習實用創業技能。
請於9月15日前按此連結報名。

簡介會2.0

網上報名

請於2025年9月15日前按此連結報名。

4.申請方法及流程 

4.1 報名方法 

本計劃只接受網上報名,請於2025103日(星期五)中午12:00前完成以下步驟: 

  1. 填寫網上報名表格 
  1. 上傳所有所需文件 

📌 逾時提交將不獲受理,請準時遞交! 

灣區青創及社會創新計劃

網上報名

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日(五)中午12時

4.2 申請所需資料清單 

資料條目 要求內容 格式/規格
第一項 團隊及企業資料
團隊資料 1. 中英文名字
2. 出生日期
3. 聯絡方式(電話/常用郵箱(學校郵箱)/備用郵箱)等
線上申請表格填寫
企業資料(如已成立企業) 1. 公司名稱
2. 成立日期
3. 註冊地址
4. 營業執照編號等
第二項 證明文件
隊長證明 1, 在校生:有效學生證副本
2. 校友:畢業證明副本
檔案格式:PDF
檔案命名:團隊名稱_隊長英文名

(示例:Green Innovator_CHAN Tai Man)
成員身份證明 所有團隊成員身份證合併檔案 格式:合併為PDF
命名:團隊名稱_身份證副本

(示例: Green Innovator_ID copies)
第三項 商業計劃書
基本要求 頁數:不少於8頁A4(含封面/附錄/圖表)
字體:12號
語言:統一中文或英文
封面範本請參見:商業計劃書_模板.pdf(見下鏈接)
檔案格式:PDF
檔案命名:團隊名稱_商業計劃書

(如:Green Innovator_Business Proposal )
封面規範 團隊名稱
項目名稱
使命與願景(Mission & Vision)

創業內容簡述
團隊成員姓名與學歷背景或職銜 (Title)
頁首格式 每頁頁首標示團隊名稱
內容架構 問題陳述與解決方案
市場分析
競爭分析

方案創意或具體執行方法
商業模式
財務規劃與預算
團隊介紹
第四項 3-5分鐘影片簡報
基本要求 以『電梯簡報』(elevator pitch)的形式,讓評審能在短時間內了解團隊的商業概念。 影片格式:MP4
解析度:1080P(1920x1080)

畫面比例:16:9

檔案命名:團隊名稱_Video (示例: Green Innovator_Video)
特別說明:超時內容不計分
第五項 確認聲明
聲明內容 曾受資助確認聲明
申請資格確認聲明
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線上申請表格簽署

封面範本請參見 商業計劃書_模板.pdf

4.3審核及遴選程序流程總覽 

為確保公平公正,計劃設有完整的審核及遴選流程。以下為招募及評選時程總覽(如有變更,以最新公告為準): 

日期審核及遴選程序團隊需執行事項
2025年8月招募啟動自願報名參加推介會,詳閱計劃內容。



通過灣區青創及社會創新計劃 - 初創團隊申請表 ,提交申請及上傳所需文件。
2025年10月3日
中午12時
招募截止
2025年10月至11月團隊資格核對及參加者複審材料,由獨立評審團隊協助進行初輪評審。等待審核結果,入圍團隊將收到通知。
2026年1月上旬 由獨立評審團隊協助進行最終評審活動:

合資格的初創團隊將邀請參與實體路演;

最終由評委選出13個入選資助隊伍。
入圍團隊將參與實體路演。
2026年1月下旬 項目入選結果審核及公佈,開始提供深度創業支援服務。 確認入選結果,簽署參與協議,並參與計劃日後活動。

4.4 甄選準則 (總分 100%) 

  • 市場分析及商業模式(25%) 
  • 社會創新及科技應用(25%) 
  • 團隊背景及執行力(20%) 
  • 社會影響及議題回應(20%) 
  • 內地/粵港澳大灣區概念關聯(10%) 

4.5 其他申請準則 

(1)報名限制: 

每名隊長及隊員僅僅可參與一個項目。如發現重複報名或跨隊參賽,該隊資格將被取消。 

(2)組員變更限制: 

報名確認後,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不得更換團隊成員。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保留最終決定權。 

(3)作品原創性聲明 

所有提交作品必須為團隊原創,嚴禁抄襲。作品不得包含任何未經授權的版權內容、第三方轉有材料,或違反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的內容。如引用其他來源的觀點或作品,須明確註明出處。任何形式的抄襲將導致參賽資格取消。 

(4)遵守規則與條款 

所有參賽者必須嚴格遵守「灣區青創及社會創新計劃」的規則與條款。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保留最終參賽資格審核權。 

(5)資料使用聲明 

所提交的聯絡方式將提供予資助機構、策略夥伴與支持單位,僅用於核實身份及聯絡用途 

(6)主辦方權利保留 

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有權調整項目申報細則,恕不另行通知。若團隊違反項目申報規則和條款,香港恒生大學創新及創業中心擁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主辦方保留拒絕任何項目申請的權利,並對本申請指南條款擁有最終解釋權、修正及補充權。 

5. 創業支援及主題培訓活動詳情 

5.1 創業培訓體系 

基礎創業培訓101(共 8 堂) 

培訓對象: 

香港恒生大學學生及校友(開放參與) 

培訓目的: 

為有意參加創業計劃的團隊提供基礎創業知識,出席率將納入最終評審考量。 

課堂主題: 

  • 個人特徵及團隊管理 
  • 商業模式及畫布創作 
  • 社會創新及案例分析 
  • 創意設計思路導論 
  • 市場調研及原型設計開發 
  • 平台技術及科技應用 
  • 線上營銷及品牌建立 
  • 視頻製作及路演準備

報名表-基礎創業培訓101系列工作坊

網上報名

本系列工作坊共8節課程。 參與6節或以上將會獲得結業證書。

專題深度創業培訓 

5.2 專業指導服務 

培訓對象: 

所有有志創業的學生與校友(開放參與) 

課程形式 

分階段主題式培訓,緊貼市場趨勢與創業實務,協助團隊持續提升營運能力。 

課堂主題: 

  • 專業記賬及會計稅務責任 
  • 公司法及董事責任培訓 
  • 商業協議及法律知識 
  • 科技及平台技術應用支援服務(兩次) 
  • 項目管理及團隊溝通 
  • 網頁建構及網上媒體管理 

5.3 灣區資源對接 

為協助初創團隊拓展視野、連結區域資源,本計劃將組織一系列本地與大灣區的實地考察交流活動,促進團隊對創業環境的認識與實踐。 

本地參訪:社會創新企業交流

  • 安排參訪本地具代表性的社會創新企業 
  • 與成功社企創辦人面對面交流 
  • 建立社創人脈網絡,凝聚理念與合作可能 
  • 啟發團隊對社會創新的實踐與影響力 

大灣區商務考察團 

  • 實地探訪大灣區雙創基地與創業園區 
  • 認識最新政策、資金資源與創業生態 
  • 與當地創業家交流經驗、分享落地策略 
  • 協助團隊評估灣區拓展潛力與市場機會

📌 活動將優先開放予入選團隊參與。 

5.4實體平台及商業網絡建設 

為提升團隊對外展示能力與資源連結機會,本計劃將提供多元化的實體交流平台,促進創業成果落地與合作發展。

社會創新及青年發展論壇 

  • 邀請來自政府、企業、創投界及創業導師等嘉賓參與 
  • 入選團隊可於論壇中展示創業成果與進度 
  • 提供跨界對話平台,擴展業界視野與合作機會 
  • 吸引潛在投資者、客戶及商業夥伴關注 

商業路演與對接日 

  • 與大灣區創業基地協作,舉辦實體路演活動 
  • 安排團隊向評審、投資人及合作單位展示項目 
  • 針對性對接內地市場合作夥伴與資源平台 
  • 增強團隊實戰簡報能力與品牌曝光 

商業展覽活動 

  • 組織團隊參與大型創業博覽或主題展覽 
  • 展示產品與服務,建立品牌曝光與市場反饋渠道 
  • 與潛在客戶、業界代表及生態圈成員互動交流 
  • 掌握市場動態與用戶需求趨勢 

注意事項:主辦機構有權保留申請人及申請項目所提交的圖像、影像及文字出版和宣傳權利。入選團隊須配合主辦機構的安排,包括但不限於出席相關活動如分享會或接受媒體訪問等。 

6. 資助撥款與階段性指標 

所有獲資助的初創團隊,須按照以下五個階段完成指定任務與報告,以獲得分階段撥款。每一階段的撥款比例均為 20%,累計總額 100%。 

階段指標詳情每個階段團隊須參與的活動預計發放撥款時期*佔全數資助百分比
第一期提供成立公司注冊證明;

提供公司銀行帳戶。
每個階段內參與不少於三場創業支援服務活動:培訓活動、商業展覽、大灣區商務考察團等;

每個階段內與創業導師會面不少於三次;

每個階段內與專家諮詢會面不少於三次;

完成階段指標及遞交項目歷程碑報告;

每個階段都須參加階段報告會議。
5個月內20%
第二期遞交產品原型 /具體服務的内容;

建立網站及社交平台;

制定清晰的市場發展策略。
10個月內20%
第三期提供參與市場運作的證明,如客戶訂單記錄;

提供詳細收入及支出報告。
16個月內 20%
第四期提供參與商業市場運作的證明,例如客戶訂單記錄;

提供詳細收入及支出報告;

提供參與內地大灣區商業活動的證明,例如參加內地創業大賽 /商業路演 /展覽等活動。
20個月內20%
第五期提供參與商業市場運作的證明,例如客戶訂單記錄;

提供詳細收入及支出報告;

提供參與內地大灣區商業活動的證明,例如參加內地創業大賽 /商業路演 /展覽等活動。
24個月內 20%

*預計最遲達成日期由簽訂撥款協議日開始計。 

*指標詳情將按照初創企業項目的實際業務進行制定及調整。 

*獲資助項目須按時提交有關報告並獲得資助機構的審批,否則將影響撥款進度。 

* 本計劃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青年發展委員會的青年發展基金轄下民青局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資助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聯絡CIE團隊: 

📞電話:3963 5347 

📧電郵:cie-gba@hsu.edu.hk 

Skip to toolbar